新疆七五事件八周年:改变中国的血腥

今年是七五事件八周年,通过对这一事件及其纪念的透视,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大陆民间喷涌而出的暗流。

2009年7月5日,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发生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,按照官方数据,此次事件造成至少198人死亡,但当地民众则认为,实际受害者数量远远不止于此。由于此次事件的受害者主要是汉人,事件随后引发了7月7日的冲突和9月3日的针扎抗议。

不过,此次事件的影响远远不局限于此。

首先,七五事件中的汉人大量死亡,造成了新疆维汉两族间难以弥合的鸿沟,标志着中国大西北边防危机的出现

据2014年4月BBC所做的调查则显示乌鲁木齐的维汉之间泾渭分明,相互提防;另外,随着七五事件之后恐怖袭击的不断增多,以及为了反恐而强化的政府管制,正使得新疆地区安全和商业环境急剧恶化,并驱使新疆汉人大量东逃。根据《纽约时报》中文网新疆喀什人王茜的文章《把我知道的新疆说给你听》,由于担心恐暴,大量汉人不得不回流内地,造成新疆汉人锐减;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,则认为由于计划生育加剧了不同族群间的生育率不同,新疆地区族群结构在未来很难保持稳定——据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的《新疆统计年鉴》,2011年汉族的人口约占新疆总人口的38%,但与此同时,汉族新生儿却急剧下降到新疆新生儿总数的17%(这一纸面数据,事实上并未排除大量东迁却持有新疆户籍的汉族人口)。

这实际上恰恰表明了中国大西北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危机。即在并不遥远的未来,中国的新疆很可能出现俄罗斯车臣和塞尔维亚科索沃之困局——当地的分离势力通过不断的恐怖袭击迫使忠于中央的民族被迫逃离,从而奠定了分裂政治的人口基础。

其次,“七五事件”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大陆民众对西方国家的信任,同时也重创了海外民运势力的威望。

七五事件发生后,西方大国忽略了当地民众遭受屠杀的事实,反而发表了一些与事实并不相称的评论。事后,德国总理默克尔要求中国应该尊重少数民族权利;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则表示希望中国重视人权;与此同时,很多西方媒体更将事件描述为一场政府与维族民众的冲突,这激起了大陆人的强烈不满。

大陆学者丁刚在提到某西方著名媒体关于七五的报道时表示,“连日来读了数篇亚洲版的报道,有的在文中提到维族用的是‘抗议者’,提到汉族用的是‘暴徒’;有的报道把暴乱称为‘流血事件’,并说是由维族人抗议“不公正待遇”而引发的……我起初认为这是西方媒体的偏见所致。但8日网站上的变化,简直无法让人容忍。‘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’首领热比娅的头像在显著位置出现,链接的是她的文章‘维吾尔的真实故事’。而另一篇找不到署名的文章的标题是‘乌鲁木齐的起义’,副题是‘北京镇压了穆斯林少数民族’。用不着再更多地引用这些文章里的话,因为这些胡言乱语翻译过来,是对视线和心理的极大污染”,言词之间,不满极甚。直至今日,大量中国网民依然用做人不能“太CNN”了,来嘲讽当年部分西方媒体在新疆事件中的作为。

事件的另一个重要政治受损者,则是海外的民运势力。七五发生后,海外民运的法国分部发表声明,称此次事件为“抗议游行”,并将其归结为“民主自由思想与极权共产主义专制”的对抗;而著名民运人士陈破空,则在随后的《2009新疆到底发生了什么?》一文中,把七五事件视为中共大屠杀,将事件的爆发归为汉人歧视的结果。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轻率论断遭到了大陆民众的强烈反对。

对此,一位民运人士刘海风在《推进民运时,不能不顾及人心》中认为,七五之后民运的冒失表态,实际上使得海外民运分子彻底失去了大陆人的认同,他愤怒地表示“(大陆民众)认为我们没有政治立场,与热比娅这些搞暴力的人有瓜葛,在“7·5”事件有作用,从而使民主运动不得国人之心……在这样的大事件上,你们也盲目跟风,人云亦云,怎能引导好中国民主运动?这样草率的声明,如何能获得看过民众遭暴力殴打杀害镜头的中国民众的认可?如何能获得中国民众对我们的支持呢?”

最重要,七五事件相当大程度上瓦解了原有的认知共同体,极大地刺激了大陆汉民族主义的崛起。

此次事件中汉人大量遇害的事实,使得相当多的大陆民众第一次有感于自身汉人的身份,并激发了另一种民族认同。一位网友在大陆媒体网易关于七五事件的新闻下面这样评论道:“这么多无辜的人,仅仅因为是一个汉人就遭到了屠杀,难道就没人保护我们汉人吗?”类似的认知,在当年的网络环境中上相当普遍,尽管大陆当局为了防范激进情绪,在2009年的下半年进行了整改,但已经无法阻止新民族主义的认同在人心之中生根。从此,7月5日逐渐成为了大陆网民的一个纪念日,其影响的不断壮大与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同步。

所以,2009年的7月5日,实际上是一个改变中国政治面貌的重大日子。那一天剧烈流血所造成的震撼,不仅仅凸显了中国大西北地缘格局的脆弱,同时也严重冲击了中国人的思想。对自由主义的迷信从那一天开始衰退,新民族主义的认同亦由此逐渐形成。而两者的此消彼长,也正在深深地影响着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。

来源:多维网

Leave a Comment

*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