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:新疆高压维稳警队崩溃 半月内5死3伤

维稳重压下,新疆街头的武装警察成为常态。(图片来源:政法委官网,拍摄时间不详)

 

新疆地区近日出现警察体力不支,密集性自然死亡的现象。观察人士指出,在高压维稳政策下,维稳队伍的工作不堪负荷,是13天内出现5死3伤的主因。(程文 报道)

中国政法委官网周二(17日)首次披露,新疆警员因工作过劳导致密集死亡的现象。官方的消息指出,喀什地区塔西南公安局的交警支队长,除了担任交通警察的职务外,还多次参加“反恐”行动。

官方同时披露,从本月2日开始至今,除了喀什地区塔西南公安局交警支队长连龙之外,还有博州公安局高庆江、喀什检察院阿不力克木、和田县公安局民警赛买提、皮山县公安局玉苏普因过劳导致死亡。

此外,还有和田地区公安局尹延亮、乌鲁木齐公安局姚红军、和田县公安局买托合提三名警员因过劳重病,现任在抢救中。

这8名伤亡警察中,有6人来自被称为冲突严重的南疆,2人来自北疆。其中,相比出门则前呼后拥的警界高官,基层警员称他们的环境特别恶劣,其中,不但缺乏可以休息的基本设施,甚至连取暖和吃饭都成问题。

而根据官方的报告则显示,在新疆,在镇压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员警的后续治疗费用,也是大问题。

警察过劳死亡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,让外界引起震惊,官方对新疆的资讯长期封锁和管制,新疆究竟发生了什么,立即成为网友追问的热点。

中国严管警用枪支,但新疆警察用枪尺度宽松。(图片来源:政法委官网,拍摄时间不详)

但仅仅几个小时之后,微信圈援引政法委官方网站的消息,却迅速被遮罩。

另据评论显示,当地越来越严格的涉暴问题,及新疆权力人士追求政绩表现,导致维稳员警压力剧增。新疆当局的最新规定,派出所和各执勤点的员警,不得在夜间睡觉。此外,汉族春节即将来临,官方怕出事,要求全区员警实行不间断夜查行动,更让当地员警不堪重负。

新疆拜城一位民众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曾透露,现在当地不但实行网格化堡垒维稳,核心街道周边,除了固定的武装执勤外,还要求每个社区、村庄,邻居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。

为了减少影响,新疆官方要求各地公安局和派出所,不得私下对外泄露员警伤亡的资讯,必须由上级统一口径之后发布。

本台记者致电新疆皮山县公安局了解,但当地员警称不知道情况。

学者滕彪认为,中国政府一方面打压维权人士和异议人士,一方面对社会进行严控,这样现象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巨大的维稳成本,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

滕彪说:从侧面也可以看出,中国目前的这种维稳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巨大的。就是这个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就是,当局对付维权人士、异议人士和民间社会,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这些所谓的维稳工作。

滕彪认为,中国政府在新疆采取的个高压政策,对暴力的过度使用,都是造成当地维稳员警过劳死的主要原因。

滕彪还说:尤其是新疆当局,采取了一种非常非常强硬的这样残忍的一种控制手段,甚至采用10户连坐这种政策,这维稳的压力就更大。这员警在那边过度的使用暴力、过度的使用一些监控手段,这可能是员警过劳死出现的一种原因吧。

滕彪还表示,有很多编制外的协警,一方面,他们滥用暴力,并催生腐败空间,另一方面,他们自身的权力也是没有任何保障的。这些协警,在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国家犯罪的替罪羊。

图中警察除了荷枪实弹,还装备了冷兵器时代的狼牙棒。(图片来源:和田网警发布,拍摄时间不详)

另据当地人也证实,为了维稳,大量的维族人正被当成看工具使用,如充当入户检察的基层工作人员,甚至是缺乏保障的协警。

旅居美国的原桂林电子科大法学教授陈泰和认为,利用少数民族管控自己族人,是官方惯常做法,类似二次大战中,日本人利用操控下的伪政权管理占领区的中国人。但这种做法注定只能挑起更大的矛盾,并给未来解决冲突埋下更大的祸根。解决新疆问题,必须走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道路。

陈泰和说:以我的观点,就和日本人当年统治中国一样,大量的用汪伪政权的人。还有一些维族人为了功名利禄。高度弹压的话只能引起高度反抗。所以我一直特别倡导用美国的那种方式来解决新疆问题,大家必须要有一个自由宽容的环境。然后的话,汉维两族必须要和平共处。

在谈及目前新疆的困境时,陈泰和认为,在官方的主导下,维汉严重对立是事实。而汉族官方动用暴力镇压的方式,除了让双方的矛盾更为激烈,毫无意义。

陈泰和说:新疆一直是好严重的,就是维稳。有个新疆的律师讲了新疆的形势,汉人跑过去做公务员,都没几个人敢做的。随时会干掉他们的。然后,中国政府,对维族人的镇压也是非常血腥的,派部队拿枪去扫射。新疆是相当的恐怖的,所以我觉得共产党现在这个政策,就是把新疆汉人和维人的这个矛盾推到了一个极端。

有媒体人指出,此次新疆的维稳势力首次发声诉苦,还有著深层次的背景。在官方的工具逻辑下,基层维稳者本身从来不曾被重视。在密集的过劳死背景下,维稳体系内部也有了兔死狐悲之感。

来源:自由亚洲太

Leave a Comment

*

*